《天主之友》

這十八篇講道為所有願意跟隨我主腳步的信友 ,在基本人性和基督徒的品德呈現一個寬闊的輪廓。

這十八篇講道為所有願意跟隨我主腳步的信友 ,在基本人性和基督徒的品德呈現一個寬闊的輪廓,它們既不是神學論文 ,也不是為了培養靈性的修養而提供一些隱喻,它們具有活生生的教理,以及一個善牧應有的神學家深度和福傳的明見。施禮華蒙席將字眼轉變為與天主的對談----祈禱,同時也是一個完全契合聽者的關懷和希望的溫馨談話。因此,這些講道是教理和基督生活的一課,在其中我們不僅提及天主,並且與祂交談,也許這正是他獨特的表達 能力,因為他總是說天主的愛有如「凝視天主,不眠 不倦。」(296)

從第一篇講道開始,施禮華蒙席即不斷提醒我們恆常的主題:天主召叫所有人成聖,回應聖保祿所説的「天主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聖。」(得前4:3)他指出:「我們要成為聖者,就得『脱胎換骨』徹底地改變。真正的基督徒就應做到可上祭台的聖人,否則我們就愧為唯一的主人的門徒。」(5)他又進一步解說:「天主要求你的聖德是要在日常工作,責任中實踐天主的愛德而達至的,而工作責任常常都是瑣細的事情。」(7)

那麼基督徒植根於什麼基礎,來滋養他生命中驚人的熱望大志呢?答案好像疊句一般,一再出現於這些講道中:「認清自己是個的可憐軟弱的傢伙,同時也認清自己是天主的兒子。」(108)這個人大膽妄為的謙卑。

我們定心立志要依照自己的召喚而過偉大的基督徒生活,可以説是我主所說的迴響: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,因為僕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。我稱你們為朋友,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,我都顯示給你們了。」(苦15 .. 5)當我們一旦下了決心要順從天主的意願,在我們眼前會呈現難以置信的水平線。 施禮華蒙席欣然地強調這個美好的似非而是:「是愛使我們成為天主的奴隸,但當明白了這點我們便不再是奴隷,而是天主的朋友,子女。」(35)

天主的孩子,「天主之友」,這是施禮華蒙席想刻劃在我們這些認識他的人的心版上的偉大真理,他的傳道不斷阻止靈魂懷著「將天主的友誼視之為最後的靠山」(247)的念頭。耶穌基督真人又真天主,我們的兄長和朋友,假如我們努力去認識祂,「我們即可分享成為天主之友的喜樂。」(300)假如我們盡其可能地陪伴祂,從伯利恆到加爾瓦略,分擔祂的甘苦,我們就值得與祂促膝談心了,如同時辰頌禱中的歌頌:「他們同飲上主的苦爵,因而成為天主的知心。Calicem Domini biberunt,et amici Dei facti sunt。」(聖伯鐸及聖保祿二聖殿奉獻日時辰頌禱)

為愛天主的人言,成為祂的孩子和朋友是件不可分割的事實,我們像孩子般地趨近祂,信賴交談助益一生:我們像朋友般地趨近祂,因為「我們基督徒熱愛上了主愛。」(183)神聖父子之情促使我內修生活的滿溢轉移為使徒活動,正如我們與天主的友誼促使我們自己「為人類服務,因為我們受到召喚,將天主給我們的禮物轉為幫助別人發現天主的工具。」(258)[1]

[1] 真福歐華路,節錄自1977年版本的引言

(出版:清泉出版社)

https://www.spring-books.com